查看原文
其他

“盛世修文”有何深意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3-07-10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六月第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考察。在文华堂,他走近书柜,仔细观摩,一套《宋画全集》吸引了他的目光。他回忆道:“这是我在浙江工作时候,浙江大学张曦负责的项目。先是编纂《宋画全集》,后来又扩展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不仅在浙江当地,还和海内外广泛合作。”


时针拨回到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亲自谋划、主持启动了一项“超级工程”——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就是其中一颗闪亮的“明珠”。“大系”把贯穿千年的丹青、散落全球的国宝汇聚在一起,其在国博的成果展览令人津津乐道。


从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启动,到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国家版本馆先后开馆……盛世修文、传承民族文化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大事。他在此次考察时饱含深情地说道:“盛世修文,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


那么,盛世修文对于一个国家、社会和民族究竟有何深意?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现场




俗话说,文有脉,行必远。盛世修文是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传统,如唐朝的《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宋朝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明朝的《永乐大典》,清朝的《四库全书》等,都饱含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思想智慧,在浩如烟海的古籍典藏中至今闪闪发光。


比如,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类书,明朝的《永乐大典》是最富盛名的鸿篇巨制之一。据记载,《永乐大典》共22877卷,目录60卷,成书11095册,约3.7亿字,被《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然而,典籍修纂的过程往往面临千难万险,成功修纂离不开世世代代有志之士对文化的坚守和对文脉的守护。比如《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开篇,跨时空对话“布衣都总裁”陈济,以其立志、悟道、修书的传奇一生,引领观众感受《永乐大典》编纂之难、用心之深。节目中,借陈济之口屡屡诵念的那句“庶几因韵以考字,因字以求事,开卷而古今之事一览可见”,让人听之无不心生感慨。


我们也曾在《癸亥年的那场〈四库〉补抄》一文中,讲述了那段“一卷补遗书目在,几回展阅几魂销”的辛勤岁月;在《17年“大系”走过了怎样的历程?》中,回溯了这场寻访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坚持了17年的“文化长跑”。


通过典籍,往哲先贤的智慧和技艺得以保存、流传、壮大,后人得以窥见中华文脉源头之光。保护传承典籍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赓续中华文脉,凝聚华夏民族的认同感、生命力。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展出的《永乐大典》 图源:视觉中国




那么,今天我们为何“修文”?


首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文化,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更加自信。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所在。搜集整理中华文明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典籍,研究和挖掘经典中的思想,方能更深切地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比如,从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中,我们可以读懂深深刻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创新基因;从素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之誉的《尚书》中,我们看到了古老文明的知识体系,感悟中华民族的日新又新。


同时我们也看到,文化价值,如果我们不去守护,就会沦为任人装扮的“提线木偶”。目前在舆论场上,“戏说式”解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时有出现。有的否定革命文化,打着“重新评价”“史料钩沉”的幌子,把“历史细节”与历史语境剥离,以片面、静止、孤立的视角评判革命文化,比如有的质疑黄继光、刘胡兰、邱少云等革命烈士事迹,矮化英雄形象,消解革命精神;还有的逆主流而动,质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混淆真善美,洗白假恶丑,推崇“娱乐至上”“物质享受”“利己主义”,企图冲击社会主流价值观等等。


“盛世修文”就像一根“引线”,目的就是“点燃”文化繁荣,终极使命更是要将文化传承、文化发展、文化弘扬的主动权牢牢握在我们手中。


再者,留住一些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已经刻不容缓。许多典籍传承之路屡遭劫难、几经散佚。比如虽然在鲁迅、张元济、郑振铎等几代护书人的接续努力下,《永乐大典》踏上了“珠还合浦,历劫重光”的回归之旅,但其副本在世界各地目前仅存800余卷、400册左右,还不到原书的4%。与此同时,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快餐式”的信息中越走越快,一些传统文化逐渐在生活中销声匿迹,比如那些凝结着民间智慧的歌谣、民间故事、谚语等,正变得越来越“冷门”,对此我国曾开展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陆游有诗言:“一编在手君无怪,曾典蓬山四库书”;鲁迅先生也曾说:“《永乐大典》是中华典籍之精髓,是中华文脉之绵延,我辈必将为民族而保存之。”这是属于那个时代的铁肩担道义。赓续文化传承,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们这一代人同样义不容辞。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亮相吉隆坡国际书展 图源:新华社




国家书房顶部的星空穹顶上,有一幅宋代石刻天文图,标注着古人观测的恒星位置,寓意中华文明如星空般浩瀚璀璨。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这也对盛世修文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由此笔者想到三句话:


大河的水,由小溪汇集而成。“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离不开“大部头”项目的收集编纂,但也需要关注“小部头”。比如我们曾在《浙江乡村为何爱修志》一文中提到,小小村志也扛起了赓续文化血脉的重任,为后人寻根留下路径,使中华文化绵长久远。


大历史的基本底色由万万千千小历史汇成。今天我们谈盛世修文,已经不局限于修什么典籍、著哪部文库,而是着眼于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的大范畴,贯通历史、现在和未来,回答好“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如何传承赓续?一个民族绵延不绝的悠久文明,如何发扬光大?”这两个重大命题。那些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无时无刻都在述说: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不“为新而新”,激活生命力才是“王道”。绵延数千年不间断,中华文化有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内在特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要求我们根据时代特点,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富有活力的、符合现代生活的“新模样”。如近年来,《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电视节目、纪录片成为年轻人的“新宠”,崭新的呈现和互动的方式不仅让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也让年轻人甘之如饴,促使人们主动自发地了解、认识、珍爱我国优秀文化。


立足于中国,放眼于世界。中华文明历来有着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化从来不是单一文化的更迭交替,而是多元文化的汇聚融通。“创新性发展”要求我们将中华文化置于世界文化谱系中,探索面向未来的创新,形成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比如“数字敦煌”资源库英文版踏“云”走向世界,访问用户涉及70多个国家;文旅产业指数实验室去年6月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非遗相关内容在海外短视频平台的播放总量超过308亿。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更需要把文化之力深深熔铸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新时代的盛世修文,意在赓续历史文脉,更在谱写当代华章。





点击下方图片或者“阅读原文”,

即可入手我们的第三本新书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